正文 第二百九十七章、快要死的人-《重活之娱乐香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现在可不是21世纪,那个娱乐圈闲钱爆炸的年代,在这个年月,香港别看唱片业发达,其实作词作曲家的收入并不高。

    不像日本欧美等地,之所以唱片业如此发达,经典好歌一首接着一首,是因为人家音乐人赚的多。

    开始的稿费可能并不太离谱,但是日后歌曲的收益都会有分成,无论是专辑的销售、网上的下载、电台、电视台的广播、卡拉OK、餐厅、舞厅的使用,都可以受到版权法的保护。

    不光唱片公司都可以从中获取收益,词曲作者也同样可以获得收益。

    这些收益是长年累月细水长流的,热门歌曲能给词曲作家带来数十万、数百万美元的巨额收益,因为有这么多丰厚的收益,才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。

    创造出一首又一首经典歌曲。

    而在香港、台湾等地,词曲的版权费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买断的,而且价格还相当的低廉。

    在七八十年代很多作曲家每首歌的价格仅仅几百块,多的也仅仅几千块。黄沾一首歌词在九零年代的标准价是两万港币。

    货物售出概不退换。好也是两万港币,一般般的也是两万港币,以黄沾的节操当然不会故意往坏了写,但是说到用心程度自然也要打折扣。

    之所以如此之低廉,其实也跟华语歌的市场太小有关。

    八零、九零年代,香港歌手一张专辑最多卖几百万张。已经是顶天了。而同时期欧美如迈克尔.杰克逊、麦当娜、莱昂.里奇等等都有几千万的销量。

    作曲家的收益太低,以至于他们基本没有创作热情,这就导致香港、台湾原创的音乐太少,太多翻唱欧美日本的流行音乐。。

    中岛美雪,日本殿堂级的国宝歌手,有七十余首原创歌曲被港台歌手反复杂翻唱了三百多回,被称为撑起华语流行歌坛半边天的人物。当然这个说法是比较夸张的,但却也反映出了华语歌坛原创音乐的尴尬。。

    可以说香港歌坛是翻唱成风,几乎每张专辑都有那么几首翻唱歌曲。

    翻唱歌曲也大多选择欧美最火的流行乐,这样的音乐已经经过欧美市场的检验,所以自然不用发愁销量。

    而且香港当时隶属于英国,是中西方文化交汇地,所以欧美音乐适合港人的口味,日本流行音乐也适合港人口味。翻唱欧美日本的歌曲,令人丝毫感觉不到文化隔阂,所以销量也十分的稳定。

    于是所有的唱片公司自然就以翻唱作为主打,其它原创歌曲则能免则免,因为不确定会不会大卖,而且买一首原创的歌曲,要比翻唱一首歌曲的版权费贵,所以自然而然原创歌曲也就卖不上价。

    卖不上价又不受到重视,所以香港专业从事歌曲创作的音乐人很少,大多数都是兼职创作而已,也管给电视、电影配乐,也管给广告歌配乐,也管给歌手写歌,尽量涉足多方面,多赚一点钱。

    可以说如果雷卫东是一个专业的作曲者,肯定是高兴的拿着这三十万去嗨皮了。但是现在这三十万可就是打雷卫东的脸了。

    “不用了,利君姐,上次我说过了,如果你真想给我钱的话,就按说的按照分成来算吧!我还有事先走了!”说完雷卫东转头离开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