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3章 万山厂上门,还要来指导?-《重回1980,我考上了哈工大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是,只靠引进,没有创新能力,肯定是不行的,MAZ543装个飞毛腿正好,继续扩大,宽度就不够了,就只能向高处发展,结果,搞出来的车子,几乎就是在车顶扛一枚导弹。

    因为严重超高,所以开车必须得小心,搞不好就会翻车,老毛子的白杨-M洲际导弹发射车,和这个类似,几乎就是翻车王。

    很多媒体吹嘘白毛贡献,说什么白毛雪中送炭,送上导弹发射车技术,让我们东方导弹发射车达到世界第一,就是在吹万山厂的,可惜,后期万山的导弹发射车,几乎都出口了。

    不管是北棒子,还是老巴,看他们阅兵时候,一排人站在高高的车顶,守护在导弹旁边,那就是万山厂的杰作。

    而我们大名鼎鼎的东风-41洲际导弹发射车,用的是泰安厂的产品。

    而泰安早期发展缓慢,只停留在五轴车的底盘研发上,但是厚积薄发,针对老毛子的导弹车缺陷,进行改进。

    车体加宽,发动机下移,这样一来,导弹就不用戳在高高的车顶了,直接下沉到了车体的凹槽中!

    车头也分成了两半,导弹还能直接从前面伸出一段来,虽然阻挡了驾驶员的视线,却有效降低了导弹车的长度。

    重心低,车体短,转弯半径小,尤其是开起来,稳定性一流!远超行业标杆白毛的产品!所谓白毛帮助我们实现了导弹发射车自由?呵呵呵,白毛从始至终,出口的都是玛兹543的技术,再高级的?想都别想!

    而泰安厂的全新研究和万山厂的吃老本,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    此时,听到秦淼说要去找个会议室,为首的人笑着说道:“不用麻烦了,咱们进去开会就行,顺便给你们指导指导车辆研发,你们也是为了咱们航天系统搞项目,咱们得大力支持!”

    仅仅这一句话,就让身边跟出来的陆主任不高兴了:“敢问高姓大名?”

    这是在鄙视对方,你算哪根葱,配给咱们指导吗?

    “这位是咱们万山厂技术科科长,范贵。”一旁的人介绍:“咱们万山厂来自066基地,咱们这个基地,在之前都是绝密的,你们听都不一定听说过……”

    0代表国防建设,6代表航天系统,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里,从061到068,一共建设了八个三线基地。

    对三线人,秦淼是尊重的,当年,好人好马上三线,他们从大城市,来到山区,把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给了基地,值得人敬佩。

    毕竟,秦淼自己老爹也是三线厂的,大三线在云贵,小三线在大城市周边……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