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常年在外头风吹日晒,皮肤晒得发亮,是种山石打磨出来的古铜,粗里带光,干净利索。 一身精气神比牛还饱满,周身有种拔节生芽的劲儿。 背着个小包袱,脚步轻快,眼神里带着光亮。 一进门,就跟往年一样,手头不阔,心思却细,给家里人都带了点小玩意儿。 小妹抢得最快,是个红纸糊的风车。 一拿到手就笑得见牙不见眼,捏着小胖腿在院子里跑得团团转,嘴里喊着风来了、风来了。 柳秀莲接过一方帕子,是针脚密实的江南货,颜色素净。 没说什么,只是嘴角含着一丝淡笑,转身就进了灶房,锅碗碰响,一道道菜香不多时便弥散开来。 姜亮这才凑到爹爹和大哥身边,县尉司里练出的那股硬劲儿,一时也卸了去大半。 在旁人眼里他已算沉稳,在家人面前,却不觉收了锋芒,眼里添了几分亲热。 说了些县里的见闻,又提起自个儿练拳的心得,眉眼里多了几分认真。 “再有一年,便是州府大考。” 他轻声说着,语气虽淡,眼神却透着几分沉沉的压迫。 “司里头说,我们这一拨的根骨已打得差不多,是该琢磨趁手兵刃的时候了。” 姜亮练功肯下死劲,可骨子里却不是个独断的性子。 遇上这等要紧事,总少不得要听听爹爹与大哥的主意。 挑选兵刃,乃是大事,岂能随便。 姜义尚未开口。 一旁的姜明却抢了先,几乎不带犹豫,话出口便带着少年人独有的那股爽利: “这还用想?棍乃百兵之首,选棍!” 这话一出,姜义与姜亮便一齐看了过来。 姜义心头一动,却也没说话,只眼角微挑,似笑非笑。 姜亮倒是没琢磨太多,从小大哥说什么,他便信什么。 况且棍为百兵之长,攻守皆宜,扎实妥当,也挑不出毛病来。 就这样,这一门大事,也便算是定下了。 姜义缓声问道:“这兵刃,是县尉司里发,还是得自个儿备着?” “发是发的,不过也就个样子货,凑合能用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