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刘庄主眼底微光一闪,神色不动,却终究没瞒过姜义这双老眼。 姜义装作不觉,只闲闲一句带过: “村里人都道这山里养人,我寻思,那便连苗子也沾沾这地气,也不知可否成点景致。” 刘庄主听了姜义那番话,只笑了笑,未作深应,只道一声: “确是好苗头。” 随即也不再多言,只卷了袖子,同两名随从一并下手栽种。 几人出手利落,身形沉稳。 皆是心思沉静之人,辨得地息气脉,栽起苗来行云流水,不带一丝烟火气。 不过晌午时辰,山脚下便已铺开一线绿意,高低错落,疏密有致。 唯在入山的那处留了条道,能容人畜通行,看着随意,实则有度。 如今还看不出什么气势,但姜义心里已有画面。 待这些灵苗抽条展叶,枝叶相交,便是一道绿墙。 春可遮风,夏能挡雨,秋来结灵果,冬日抱根眠。 活计既了,姜义自然礼数周全,笑着拱手相请: “几位辛苦,不若移步寒舍,小酌几杯,权作谢意。” 刘庄主也不推辞,当即点头。 方才落座,茶未煮熟,菜未端上,院外便传来阵阵响动。 紧接着便见姜明掀帘而入,手里还拽着个灰扑扑的小丫头。 不是旁人,正是姜曦。 一脸尘土,脸颊上还挂着两道泥印子,发丝乱成了窝草,额前几缕黏着汗,打着结。 活像从地底钻出来的山精。 可一双眼却亮得像猫,黑白分明,里头满是“不服”。 “这又是作了哪门子妖?” 姜义一见这架势,眉毛跳了跳。 姜明嘴角一抽,苦笑着答道: “今儿个不知她哪根筋动了,非说帮中副帮主不能白坐,还说凭啥有人一来就能多分两颗糖。” “便自己跑去学堂,堵了那刘家小子,非要比划一场。两人说没几句便动了手,从讲桌前一直打到水缸后。” 说到这儿,瞄了小妹一眼,又接道: “还滚了几圈泥地,灰里扑腾几回。末了自然是输了,可那气头……谁也劝不住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