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药地里转一圈,鸡窝边撒一把,果林里摘几颗,手不停脚不歇,干完这一整圈下来,竟也不觉疲惫。 等到傍晚,屋中早早摆好饭碗,菜也热着,就等姜明回来一道开饭。 这大儿近来行事也颇有章法。 午后一从学堂回来,连鞋都不换,往后山里头一钻,便没了踪影。 一直要等到天边那点残阳也歪歪斜斜地落下了,人才从林子里悄没声儿地溜出来。 姜义不问,只当是大儿另有修持在身。 若非如此,他那讲课的章法与气度,也没法儿一日千里、水涨船高。 今日没等多久,姜明的身影便自暮色中显了出来。 一步跨进院门,脚步比往日急了几分,带着股子风。 人还未站稳,便抬声问了一句:“爹,咱家钱放哪儿了?” 姜义正拿着筷子拨菜,听得这话,手中动作一顿,眉头也微微挑了挑。 这大儿一向清冷寡欲,平日里连身袍子都懒得多置办几件,怎的今儿忽然惦记起银子来了? 心头虽奇,却也没多问,只放下筷子起了身,带着人进了里屋。 弯腰掀开柜子,摸出几只沉甸甸的钱袋来。 如今姜家也不似从前,多少有了些底子。 小儿从洛阳带回几块封赏金锭,婚宴上收的礼银也还没动,这几袋里头,装的皆是硬货。 可姜明连看都没看,手一伸便将那些钱袋尽数拎起,便转身要走。 走得急,风也带了三分。 人影都快出院去了,才又回头喊了一嗓子:“爹,这两日看好小妹,别让她乱跑!” 说完也不等回音,身子一晃便没了人影。 只余桌上那盏灯,被风灌得一抖一抖,映着夜色忽明忽暗。 那一夜不知怎的,村里竟闹得厉害。 远远近近,有人喊叫,有人奔跑,犬吠鸡鸣,吵成一片。 东头一阵呼喝,西头一阵喧哗,仿佛整座两界村都被翻了个底朝天,睡意未醒,先被闹得不安生了。 等到天光破晓,寒气未退,姜家老屋却出奇地静。 往日这个时候,早是书声琅琅,晨课初启,可今儿个,却连半点动静也无。 姜明彻夜未归,院里自然也少了那道清朗的讲书声。 姜义起得早,穿衣洗漱都没顾上,只吩咐柳秀莲和姜曦:“你娘俩今儿别乱走,守着家。” 这才披了件旧褂子出门,脚步比往常快了些。 一路走到村口,果然听见那边早有闲人聚着了。 几个老爷子蹲在晒谷场边,手里捏着烟袋锅子,正你一言我一语地唠得热火朝天: “昨儿夜里古今帮那帮小子练拳练疯了,整整折腾了一夜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