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7章 宛平(四)-《重生之康熙荣妃》
第(1/3)页
宜敏顺着感觉缓缓策马而行,她之所以要找先蚕坛,是因为宫廷秘录记载元朝最后一任帝后的玉玺就藏在此处,当年朱元璋率军北伐元朝大都,帝后忧惧,提前将贵重物品连同玉玺凤印通过地道送出城外,预备脱险后再来取回。至正二十八年,朱元璋的大军攻陷北京以后,忽都皇后跟着元顺帝,战败逃亡漠北,从此下落不明,再也没有机会回到京城。
这份密录并未记载具体藏匿的地点,但是紫禁城内有着不少逃生密道通往城外,考虑到这些物件的珍贵和重要性,既要保证足够隐秘,又要方便取回,那就不可能临时挖坑埋掉,而必然要有一个常人不会去的地方,遍数京城内外,唯有先农、先蚕两大祭坛了。
皇家私田本就不许百姓私自进出,加上里面又不是行宫之类的豪华所在,仅仅是祭祀之地罢了,就算是乱兵也不会去这种地方翻查的,于是这里成为最有可能的藏匿地点。
宜敏亲自过来自然是有着极大的把握,只是没想到这里竟然成了一片荒地,别说什么祭坛神庙了,连根石柱子都没有。幸好这片皇庄占地也不过百亩,快马来回探查无需花费太长时间。
随着一次次的快马回报都是查无踪迹,宜敏的脸色不由得越来越阴沉,若是找不到前朝凤印,那么她所有的计划都将开始胎死腹中,最重要的是根据她前几胎的经验,若无养生真气支撑,剩下的几个孩子恐怕就回不来了,就算怀上了也很难平安降生,这让她如何承受?
谢三自然察觉到宜敏的不悦,心中也是慢慢焦急起来,恨不能自己亲自去查,但是他又必须贴身保护主子的安全,只能陪着着急干瞪眼。总算在夕阳落下之前,谢盛一行人带着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来了。
谢宵与那老人同乘一骑,策马而来的速度极为缓慢,也就与比常人奔跑的速度差不多,不过以宜敏和谢三的眼力,远远地就能看见他身后那人花白的须发和佝偻的身躯,细瘦的胳膊紧紧搂着谢宵的腰身,显得极为紧张,应是不通马术的当地村民。
宜敏嘴角微翘,谢宵等人显然是顾忌这位老人的承受力,这才耽搁了如此多的时间,这也侧面证明了这位老人的重要性,也许她所寻之物就要着落在他身上了吧?
果不其然,谢盛催马来到宜敏跟前,脸上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喜色,指着坐在谢宵背后的老人道:“主子,下官在附近村落打探了一圈,终于找到了这位老人家,其祖上曾参与修建先农、先蚕二坛。”
宜敏闻言一喜,时隔两三百年,真没想到竟然还真有人知道此地,她立即甩蹬下马亲自迎了过去。这时谢宵扶着那位老叟下马,老人家颤颤巍巍地落了地,显而易见地松了口气,他整理了一下略微凌乱的衣服,对大踏步走过来的宜敏躬身行礼:“小民见过贵人。”
“老人家免礼,不知该如何称呼?今年贵庚啊?”宜敏伸手虚扶了一把,客气地道。
“小民王贵,宛平王家村人,今年七十有九了。”老人家笑呵呵地回答,看这位俊秀又有礼的后生十分顺眼。
“王老高寿!这是儿孙的福气呐!如今该四世同堂了吧?”宜敏笑着与老人家寒暄,这年头能活到七老八十的都被认为是福寿之人,就连官府都对这种老人礼遇有加,一般逢年过节地都会派衙役问候送礼。
第(1/3)页